传统观念认为,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的末梢静脉发生迂曲、扩张而形成的隆起静脉团。但经过研究,人们对痔疮有了新的认识,痔疮就是肛垫,是人人都有的解剖结构。正常人在肛管和直肠末端的粘膜下有一种称之为“肛垫”的特殊组织结构,它与肛门括约肌一起,有精细的闸门功能,协助肛门正常闭合,起到节制排便作用。正常情况下,肛垫疏松地附着在直肠肛管肌壁上,排便时受腹压作用被推向下,排便完后借助其自身的收缩功能,缩回到肛管内。当肛垫发生充血、肥大、松弛和断裂,其弹性回缩作用减弱,从而逐渐下移、脱垂,并导致静脉丛淤血和曲张,久而久之便形成痔疮。
1、人在站立或坐位时,肛门直肠位于下部,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,影响血液回流,静脉容易扩张屈曲,所以经常站立或坐位的人容易患痔疮。
2、如果你不动,肠蠕动减少,粪便下行迟缓,就会形成习惯性便秘。
3、肛门部受冷、受热、便秘、腹泻、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,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。
4、肝硬化、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、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都可使腹内压增加而形成痔疮,当然也包括妊娠。
5、还有一些生活习惯,比如饮食过饱、常吃精细食品或憋便、蹲厕过久等,都是形成痔疮的原因。
6.常坐人员,留心痔疮 ,调查表明,痔疮患者以长时间坐着工作而少活动者居多。如办公室文员、会计、电脑操作员、编辑、麻将爱好者、的士司机等。其中,约占九成的患者平时都较为偏爱坐软垫坐椅和沙发。
痔疮的分类
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,痔疮一般分为三类:
1、内痔:表面由粘膜覆盖,位于齿线上方,由痔内静脉丛形成。常见于左侧正中、右前及右后3处,常有便血及脱垂史。
2、外痔:表面由皮肤覆盖,位于齿线下方,由痔外静脉丛形成。主要症状为坠胀、疼痛、有异物感,外痔又可分为血栓性外痔、结缔组织性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痔。
3、混合痔:在齿线附近,为皮肤粘膜交界组织覆盖,由痔内静脉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形成。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症状。
古代中医对痔疮病因的认识
中医对痔的病因认识为:脏腑虚弱,“气血纵横,经络交错,浊气瘀血,流注肛门”。“气血浸入大肠,致各道无出路,结积成块”。肛门直肠血管门脉系统无静脉瓣,人的直立姿势使肛门静脉压上升是主要原因,即“血瘀”。而便秘,排便时间过长是主要的诱因。加上湿毒、燥火、饮食、久坐、久站等均可促成其发生、发展。儿童、青年人很少患痔疮,与血管弹性好,处于发育过程,加上活泼好动,体位多变,肛门部不易瘀血有关
》》咨询专家
痔疮的“表现”
1、便血:无痛性、间歇性、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,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。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过猛,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。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,重者为喷射状出血,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。
2、痔块脱垂:常是晚期症状,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,因晚期痔体增大,逐渐与肌层分离,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。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,便后可自行回复,重者需用手推回,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,如咳嗽,行走等腹压稍增时,痔块就能脱出。
3、疼痛:单纯性内痔无疼痛,少数有坠胀感,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,出现水肿、感染、坏死时,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。
4、瘙痒:晚期内痔、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,常有分泌物流出,由于分泌物刺激,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,甚至出现皮肤湿疹,病人极为难受。
北京博爱门诊专家介绍说:长时间保持坐姿导致腹部血流速度减慢,会妨碍血液循环,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,血液循环受阻,从而导致痔疮的发生。人们长时间坐在松软的沙发里时,身体陷在沙发里面,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,也会诱发或加重痔疮病情。为预防痔疮,应该多坐硬板凳。这是因为当人坐在硬板凳上时,由于臀部有两个坐骨节支撑,就不会妨碍血液循环。
经常用力搬运重物的人、妊娠晚期和分娩后的妇女也属于痔疮易发人群。特别是妊娠中的妇女,随着胎儿的增大而对盆腔、腹腔造成压迫,会导致腹压增大,引发痔疮,因此需要格外小心。
治疗痔疮的最好办法————北京博爱门诊引进美国新一代PPH微创除痔术
北京博爱门诊引进美国新一代PPH微创除痔术,可针对患者病情不同,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治疗,对身体组织伤害小、恢复快,因此特别适合中老年人、注重效率的白领人群,以及痔疮手术后再发的患者朋友。该技术适应症广泛,可运用于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、嵌顿痔、肛门狭窄、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的治疗。
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,很多患者对痔疮都不重视,但是前期长时间的不正规的治疗,会加大后期正确治疗的难度。细讲解痔疮便血的危害,希望大家重视肛肠疾病,早治疗早轻松,彻底摆脱痔疮的困扰。北京博爱门诊宣。